top of page

原住民

​加瑪哈族

 

基本設定

加瑪哈族的容貌為堅挺的鼻子,深邃的五官,有著有如鷹的眼神。另外有著棕色肌膚和深棕色或黑色的頭髮和湖水般清澈的藍眼。身高平均在170左右。

群體風俗十分尚武,所以戰爭是十分崇高的。另外男性老人會成為社長或耆老。女性老人多會成為薩滿。另他們十分擅長跑步,部社中最擅跑者會冠以「豹」之名,授予鑲有豹牙的戰士帽服和紋面。

男性紋面成年紋面範圍是額頭與下巴,女性成年紋面則是臉頰。此外若戰功顯赫可以在胸口或臉部紋上代表其所立下的戰功。若犯下十惡不赦的罪行會以割除代表榮耀紋面的部位皮膚作為懲罰。

主要分布在沙漠以南。

制度

主要以王--貴族(四大氏族)--平民--奴隸組成。他們認為王是太陽神在與人類締結契約時,授予神的血。所以王是神聖不可被侵犯的,另外王會擔任大祭司。而貴族通常擔任祭司、軍官、官員等重要職位。平民是士農工商等職位。

 

*四大貴族的氏族名分別為埃米利、法比里、科爾涅利和瓦萊里。

通常包含本家外會有另外三到五支分家的存在。

建築

神廟為石製四面階梯高臺建築,上面刻有不可名狀的浮雕。王宮也是用壯麗的石製建築構成。另外普通建築是用樹木、柴枝、膠泥等構成,其下均有地窖。

工藝

擁有高度的雕刻技術,善於雕刻與浮雕。同時擁有類似希臘羅馬的寫實風格。陶藝技術也十分高超。織布與鑲嵌技術等都有達到一定水平。

文字

為方塊且不可名狀的音節文字,共三百二十一個字母。

數字

為二十進制並且有零的觀念。此外別於加瑪哈文字,數字是由點和線組成,零是有方圍和圓點及斜槓組成。

語言

因為是獨立語系(參考你們可以理解為某種薩比爾語),所以各種語系的人只能一節節跟著發音,但無法正確快速發音。

*薩比爾語(Sabir language):一種混合阿拉伯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的語言,曾在北非及東地中海各岸港口通用。

死亡觀

有為死者招魂的儀式和厚葬的習俗(建造陵墓和內棺等),貴族能在死後下葬至陵墓,也有陪葬品及藝術品;平民也能以棺木下葬、舉辦葬禮。

​招魂的儀式不被視為葬禮的一部分,它不是試著把靈魂招回死著的身體,而是生者為了能使剛斷氣的死者重新復活而做的努力。

*參閱《禮儀中的美術:馬王堆再思》

奴隸

在加瑪哈王國崛起後,王聯合四大氏族開始征服其他部落的民族。而這些被征服的外族成為了奴隸,他們認為奴隸世世代代都將是奴隸。外族的長相為赤眼灰髮黑皮膚,平均身高約150左右。使用的語言有如蛇的撕叫聲。

他們已經成為了「非人」的祭品,用來取悅眾神的物品。另外的奴隸來源是犯下十惡不赦罪行的犯人(被剝奪完全之人的紋面後)。

此外因為被視為物品,有時原住民會用奴隸抒發性慾,此舉動被視為「自慰」。

奴隸們多居住在央北森林帶與西部大平原以及東部平原(沙漠以北),擁有自己的奴隸村,時常受到貴族的欺負,常常得交保護費(農作物和家畜)給其他階級的加瑪哈人。

刑罰

鞭刑:針對較普通罪行的犯人,以犯罪內容量刑。

血鷹之刑:主要針對異教徒外族或是間諜等犯人。

在執行「血鷹之刑」之前,囚犯會被強迫喝下一種特殊的草藥,以確保在執行死刑時不會很快死亡,從而增加囚犯的痛苦。執行時,將犯人背朝上、面朝下綁在一個米字型的刑樁上,劊子手在犯人的背部用鋒利的小刀雕刻出一隻雄鷹的大致輪廓。然後從鷹的背部位置動手,割開犯人的背部,直到能看到犯人的肋骨。

此時,劊子手將伸手將囚犯的肋骨一根根扮斷,讓斷骨一根根從背部刺出體外。帶著血和肉的鮮紅色肋骨配上之前刻在犯人背上的雄鷹,便形成了一隻展翅高飛的「血鷹」。

血鷹完成後,劊子手將手伸入入囚犯的胸腔,從背後掏出出囚犯的肺部,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肋骨的「翅膀」下面。這是一項技術活,要求劊子手要非常小心,不要戳破囚犯的氣管,否則囚犯會一命嗚呼,而這種「血鷹之刑」的工作也就失敗了,的工作將會失敗。

在「血鷹」完成後,劊子手會在血鷹身上撒鹽,增加囚犯的痛苦,增加囚犯肋骨的蠕動。它看起來像「血鷹」的翅膀正在扇動,直到囚犯失血而死,這種懲罰才算結束。

穿刺之刑:犯下叛亂罪的主謀或是通姦謀殺等淫亂罪犯者或是謀殺自由民的奴隸。

肉刑:犯下弒親或蓄意謀殺等叛逆罪行,會依照罪行內容做出割除鼻耳或是斬斷左右腳,之後放逐森林自生自滅。

剝皮:犯下十惡不赦(主要是臨陣退敵、褻瀆神明等)的罪行會以割除代表榮耀紋面的部位皮膚作為懲罰,之後成為奴隸。

​家庭結構
既不屬於父系,亦不屬於母系——兩個世系的地位平等,子女的繼承權利也趨於等同。這意味着女性的財富可以企及男性,在婚姻中,女性也擁有較大的經濟自由。不過,他們社會中的職位分配遵循嚴格的性別區分系統,男性應在外工作,擔任農民、商人、工匠或士兵;女人則更多地擔任家庭主婦,但也可以擔任小範圍內的商人、醫生或助產士。

名字

主要為三名法,即組成名字的三個部分依次為個人名(成年才有)、氏族名(貴族專屬)和家族名,在三名之外還可能有附加名(綽號或榮譽名)。奴隸則以種類編號命名。*小孩會取污穢的名詞當名字

行政架構

國---部---社

一部由三十六個社組成。

服飾

夏天會以麻片為衣冠,因其涼爽且便於渡水。冬天則會搭配以獸皮為衣巾或披風,因其暖和抵禦冬天。衣服上的圖騰會依照階級(愈高愈華麗)、職業、年齡等等有所不同。

衣服圖騰方面主要以方塊和線交錯構成。

在髮型上他們有立髮的習慣,頂髮分兩邊,將兩髻梳結。

女子有紗頭箍,婦女會配戴象徵已婚的珠串以及耳飾。

另外他們認為羽毛(尤其是鷹)極具特色,富有藝術價值,常用於武器裝飾、戰旗和士兵的服裝。

祭典與習俗

成年禮:小孩在十歲時會送往各社的神廟公社接受村社中的耆老與薩滿所給予的知識教育。到了十五歲男孩會統一接受狩獵和軍事教育,直至二十歲(不分男女)會回到社中神廟接受紋面和賜名的儀式。

獵首儀式:在男性二十歲接受賜名儀式前,會於手握武器的戰俘奴隸一對一決鬥,男子需要擊殺對方後,將其頭顱割下,獻祭給眾神。

吞食儀式:在每次重大祭典時,他們會將獻祭奴隸的頭顱割下獻祭給神靈後,其奴隸剩餘部位會給予人祭祭品的捕獵者及其家人會食用被獻祭者的血肉。

祖靈祭:辦於七八月時,在神廟前獻祭奴隸與牲畜祈求祖靈的守護與庇佑。

豐年祭:辦於每年四月,象徵在眾神的庇佑下王國豐收。二週在神廟前狂歡。

走奔儀式:每年會選出「豹」的勇士。

農業商業

擁有基礎的農耕技術和小範圍的商業活動。

軍事

以八人的小隊戰術為基礎,故一個小隊為最基本單位。而一個社能組成一到兩個百人隊,一個百人隊人數大概八十到一百人不等。此外由於一個部是由36個社構成的,所以一個部可能最多組成一個羅馬軍團步兵大隊編制,這裡稱為獵兵大隊,人數最多可能是五百多人至一千不等。

每個百人隊會持有代表該隊的戰旗,戰旗通常為該隊百夫長以外最資深的經驗豐富但年齡偏大,德高望重的老兵持有。到了獵兵大隊,除了貴族族長遴選的高級百夫長外,還有代表部社還其大隊標誌的戰旗手,通常由大隊貴族軍官第二資深的貴族軍官擔任。

每個百人隊和大隊的號手通常是由冠有「豹」之名的戰士擔任。

*獵兵大隊---百人隊---小隊

武器

主要有矛、擲矛器、砍刀(成年象徵,上面刻有紋路)(參考阿茲特克黑曜石砍刀)、小刀(每人身上均有配戴)(參考芬蘭國刀:多功能Puukko刀)、弓箭、小方盾(刻有不可名狀的獸面紋)、棍棒(參考太平洋原住民的棍棒武器)、斧頭(參考印地安戰斧)

裝甲材料多為表面塗漆的皮革加上竹子和木頭製成的胸甲和頭盔,裝甲構成包括經亞麻紡織物,這些紡織物可能通過捶打或者絎縫被製成12到20層層狀結構。再由提取自動物的膠水黏合。重裝兵會配有臂甲和脛甲,而海軍步兵則只有發配脛甲。

醫療

主要為巫醫系統,擁有高超的顱骨穿孔術和麻醉技術。

船隻技術

 以獨木舟為基本船隻樣式。小船種類從單人到三人都有,主要用於漁獵。大船則是用在海域或是戰爭,從八人(四對槳)到十人(五對槳)不等。

通信

信使主要是從走奔儀式選出的冠有「豹」之名的戰士擔任。在執行任務時會攜帶螺號當傳遞任務暗號。

娛樂

平時除了比賽奔跑和戰爭遊戲外,住民的娛樂還有音樂方面(樂器以弦樂為主,如口簧琴等)以及戰俘出身的奴隸搏擊比賽和用類似橡膠材質做的球的蹴球競技。各部社間會組成隊伍互相較勁。

​加瑪哈神祇

 

  • 在觀念中,雙神、母神與各自眷屬為神。而動物死後化為的守護小神則為靈。

太陽神

掌司:勝利、繁榮、光明、東方、真理

雕塑形象:以皮膚帶有鷹羽毛的男人形象,手握有長矛(象徵勝利,同時制伏巨蛇的神器)和盾牌。特徵為頭頂圓環(中間有不可直視之眼)且三個臉(由左至右分別為帶有笑容的嬰兒、面露怒意的青年、面掛哀容的老人),同時下半身是類似鷹爪的足部。

月神

雕塑掌司:魔法、命運、夜晚、西方、冥界

形象:膚色黝黑高個子的男人形象,手持箭(象徵魔法)、盾牌。特徵為面帶微笑(會著迷的那種笑容),身穿灰白豹紋披風,下半身有不可名狀的黑霧(象徵捉摸不定)。

大地與海洋女神(眾神之母)

掌司:潔淨、助產、疾病、淫亂、婦女、生命、南方、性

雕塑形象:皮膚亮麗柔嫩,擁有亮麗面容的巨乳女性形象。左手捧嬰兒(象徵生命),右手持海泥(象徵潔淨)。身裹婦女服飾(服飾上為象徵土壤的符文),下半身為噁心腫脹的頭足類觸角(象徵海洋)。

河溪以及湖畔之神

掌司:創造、食物、豐收

雕塑形象:河溪的面向為鯰魚頭男人身,手持錘子和魚叉。湖泊的面向為手持小刀和甕的巨乳女性,皮膚帶有噁心綠色鱗片以及雙腿皆為魚尾。

風暴與雨神

掌司:雨季、旱季、洪水、風暴

雕塑形象:手持弓、盾、砍刀、矛的四手男子,披上人皮、熊皮與豹皮的腰巾,特徵為面容有著兩隻鷹喙,下半身為四支熊爪。

山神
掌司:守護、輪替(生死)、春天、北方
雕塑形象:為可憎的光頭紅皮長著俊秀人臉加上鹿的身體(象徵輪替)或是不可透視長滿人手的巨人(象徵死亡)。

戰神

掌司:戰爭、狩獵

雕塑形象:為有著一口豹子牙的女性形象,六手各持弓、砍刀、矛、棍棒、斧頭、小刀,身披各種獸皮腰巾以及用人骨串成的首飾。

​加瑪哈神話

 

太陽神與月神為兄弟,他們率領各自的眷屬在永夜之時,將象徵混沌的大蛇制服在地面支撐著世界,日與月決議共同輪替看管著大蛇,以防大蛇再次吞噬世界。

 

而眾神在討論後,決定帶給人類光明以及豐饒,只要定期對他們獻祭作為眾神降伏大蛇帶來光明的回報即可。

同時眾神警告道倘若不重視獻祭,諸神宣告將給予人類永不止盡的災厄。子孫將因疾病早夭、動物遇人即避、大地將堅硬如磐石、莓果酸如毒蛇的毒液。眾神將獵殺人類戰士,奪取光明與火種。

 

因此人類得知諸神是仁慈,同時是殘酷的。故將祭典儀式謹記在心,世世代代對諸神靈保持著敬愛與敬畏之心。他們莊嚴的進行儀式,同時歌頌讚頌著諸神的偉大。

 

直到被眾人遺忘的一天,一名在部落享有眾多名譽、榮耀紋身的戰士,他的名字如同那天早已被遺忘也不願被提起,他在一次狩獵時跌入一處洞穴,沒人知道他是如何被巨蛇的讒言所迷惑,正如同過去的不少動物之靈一樣遭到巨蛇的迷惑成為了邪神的奴僕,四處殺戮蔑視眾神。而在那名早已將榮耀和名譽忘卻的戰士在挑戰眾神時,太陽神用神火將戰士紋身燒去。而戰士和動物之靈成為無名無臉眷屬在森林中遊蕩,他們會變成各種面容有時是黃皮黑髮或白皮金髮等不同樣貌蠱惑戰士為巨蛇效力,無名的眷屬期盼有天能讓巨蛇從日與月的禁錮中重生,再次讓世界回歸到永夜之時。

​加瑪哈主派系分支

 

莉帛塔斯 -

由加瑪哈族中的王族 - 瑙西卡公主創立的一個思想門派,她某天在樹下沉思,然後頓悟,開始覺得信仰不應該存在「獵殺同樣是人的族群」,覺得暴力對待奴隸是不好的,就算是奴隸,也該保有基本的生存權,無法接受獵首儀式,在族群間到處周遊傳授自己的理念,可惜沒什麼人願意買單,覺得她想法過於理想,只是個不懂民間疾苦的公主,也引來一些極端分子的不滿。

 

阿刻戎 -

從加瑪哈的貴族 - 埃米利為首分裂出來的族群,被其他族群視為邪教,族群在島上雖人數不多(約三組獵兵大隊),但他們殺人手法兇殘,是一群徘徊在沙漠跟熱帶稀樹草原邊境的遊牧民族。

​*其餘細節待各位玩家自行尋找

​加瑪哈沙漠督護府

沙漠地區督護府是由多個邊境防衛用型的城寨組成。

崗哨建築:

城牆和內部建築是由樹木、柴枝、膠泥等構成。表面上會塗上白色石灰,城內會有舍房、練兵場、烽火台以及武器庫,另外崗哨城寨城牆約十公尺高(牆邊地面會有無數的朝上木刺),外面附近會有練馬場跟馬廄(裡面是駱駝)。

兵力來源:

督護府的總兵力通常是五個百人隊,會隨機從個部社去抽調,輪調時間是兩年一次。另外騎兵會在夜間在駐軍城寨間巡邏。

架構:

加瑪哈在沙漠的運兵路線共分五條,一條會有四到六個駐軍點不等。而通常一條運兵線會有一個百人隊駐守,每條運兵線會有中軍營。中軍城寨會有一個資深的百夫長坐鎮。而沙漠的督護府駐點位在東南沙漠某處,由一名官名為邊境軍督護的貴族軍官和高級百夫長坐鎮。

功能:

在幾百年前征服北方地區後,為了保障能快速因應北部奴隸可能叛亂而設置的督護府。在新崛起的阿刻戎出現後,督護府所管轄的路線因阿刻戎的威脅而轉為戰時體制。近期開始有往靠近北方奴隸村落的崗哨增加的情況。

輔助單位:

加瑪哈政府為了鞏固在北方的勢力,在北方招攬了一批親加瑪哈的村落(靠近沙漠),組成約五至七個百人隊規模的輔助軍隊,其眼線也以商人等名義為掩護滲透進其他北方地區的奴隸村落。

bottom of page